今天是:
组织机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抗击疫情·大同时刻:企业复工复产平稳有序 政策很给力 企业得助力
发布时间:2020/2/21 阅读:93911

本网讯(刘子胜 封国敏 通讯员 马静波 王中勋)2月19日,记者从大同市相关部门获悉,为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市委市政府做出参保企业今年一季度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三个月的决定。此项惠企政策将使大同10591家企业受惠,其中中小微企业占到63%。据测算,2020年一季度全市社会保险费缓缴约8.27亿元,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对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全力支持、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大同市委市政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先后出台了贷款贴息、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惠企政策,为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简化办理流程,加速复工复产;对于受疫情影响一时无法开工的,则为其办理缓建手续,降低企业成本,让其为后续的复工积蓄力量。同时,建立了企业开复工审批报备一系列制度,严格要求企业确保返岗返工人员健康安全。贴心的服务让企业如沐春风,种种得力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解除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中国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同齿轮制造公司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记者在办公室人员带领下,经过层层安检后身着公司防护服走进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总装配部,只见车间内机声轰鸣,“动听”的零件碰撞声不绝于耳。埋头工作的工人们看上去非常专注。看得出,他们全身心付出的背后,是公司这些年发展强大起来后,每个人不甘落后的决心和担当。装配部经理陈秋里告诉记者,“目前复工复产的一线员工达到100%。虽然受疫情影响,延误了些时间,但我们还是要铆足劲儿大干50天,全力以赴实现首秀开门红。大家伙儿在家休息了半个多月,手脚早就痒痒了,都憋足了劲儿要大干一场呢。”目前,该公司每日生产发动机齿轮4500件,装配变速箱500台。

2月18日一早,记者拨通了大同经开区经济运行与商务合作部部长杨艳东的电话。在电话里,他迫不及待地介绍说,“我们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将有关政策文件、贷款贴息、租金减免、税收减免等内容及时告知企业,还将3万只市委市政府提供的口罩及时发放给复工复产企业,通过帮助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保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一路畅通”。

当日,在杨艳东带领下,记者来到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有四十多年药品生产经验的老企业,2019年该公司产能达到片剂6.2亿片、胶囊1.3亿粒、颗粒剂2000万袋。这家企业自2月3日开始复工复产。该公司固体制剂车间,记者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将刚生产出来的各类药品进行包装,这些药品将在包装完成后入库并很快投放国内药品市场。公司副总李峰介绍说,“目前参与复工复产的一线员工占到平时总人数的一半左右,目前的产能只是产能最大值的40%左右,一方面,部分员工还没有及时到岗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半数员工复工复产有效降低了人员密集程度,一切工作都要建立在疫情防控基础之上”。我们要开足马力赶工期,将节后延误的工期赶回来,确保2020年生产任务不减,经营指标不变。”

节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吹响了全员出动、复工复产的集结号。一个个党员先锋岗、一支支党员突击队迅速行动,分赴各分公司协助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一张作息时间表显示了总调度指挥中心张红亮每日的工作动态,满负荷工作已成为他的日常。

     7:00—7:30起床洗漱完毕

     7:30—8:00坐公交车去单位

    8:30—12:00日常调度工作

     13:00—14:00汇总各部门工作情况

     15:00—18:00组织协调安排各分公司工作

     19:30—20:00参加公司内部例会

     21:30-22:00回家    

     2月18日中午12点30分 ,记者见到了正在电脑上填写统计表的张红亮。他告诉记者,工厂复工后,职工们群情振奋,个个奋勇争先。大家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纷纷表示要努力大干一番,全力保障全市复工复产后企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集团公司机修厂、各水厂与各分公司提前做好机泵运行的检修工作,确保水源井机泵的设备完好率;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及相关部门密切关注供水系统压力变化,通过多水源、多水厂联动运行的调度方式,调余补缺,及时作出合理调整,尽全力保障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生活安全不间断供水,尤其是保障好供热、供电以及医院等重点单位的用水。

截至目前,大同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176家、复工率67.7%,其中产值3亿元以上的38家重点企业复工29家,复工率76.3%;36座生产矿井中32座复工,复工率89%,日产量达正常生产量的88%;11座火电厂全部复工,达到正常日发电量的91%;预计2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0%以上。

责任编辑:韩生红
版权所有 《交通与法制》编辑部 晋公网安备14100002000418号 晋ICP备12000153号
邮箱:jtyfzw@163.com 版权所有:交通与法制杂志社
技术支持:黑马网络